利好政策頻頻出臺,農資電商迎大發展
今年以來,“互聯網+”風潮席卷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其中農業電子商務更是成為“互聯網+”的重頭戲。在政策推動下,作為農業電商的重要分支,農資電商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
5月7日國務院出臺《意見》鼓勵農資企業發展電子商務
5月7日,國務院出臺《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強調要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并且鼓勵農業生產資料企業發展電子商務。
《意見》提出,加強互聯網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引入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等現代管理理念和方式,研究制定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出臺支持政策措施。
5月14日財政部:20億專項資金扶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5月14日在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現場會上,財政部經建司吳祥云處長表示,2015年中央財政準備安排20億專項資金扶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讓電子商務惠及更廣泛的中西部地區和更多農村居民。
5月15日商務部:設法解決“互聯網+流通”的兩個瓶頸問題
5月15日,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互聯網+流通”是商務部制定的一個專項行動計劃,“互聯網+流通”的兩個瓶頸問題要想方設法解決。一是解決電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我們在中小城市和農村的電商要積極發展,要完善其快遞配送、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同時要鼓勵電商企業建設海外倉打造境外物流體系。二是要打破電商“最后一百米”的瓶頸,比如鼓勵電商進社區、推廣線上線下互動、創新服務民生方式,等等。 (中新)
從農業生產要素看,農機、化肥、農藥、獸藥、種子等是農資產品,其中大部分品種都可以標準化,符合多次購買特征,適合電商模式銷售。在互聯網快速滲透和政策面利好扶持的背景下,農資電商發展所需的外在基礎成熟,農資電商的大趨勢已經形成。我國傳統農資流通體制正在迎來互聯網的顛覆與變革,進入加速轉型和創新發展的黃金期。
業內人士指出,互聯網與農資的結合將為中國的農資流通和農業科技下鄉帶來重大革命,農資電商也將成為農業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身兼現代農業和“互聯網+”兩大熱門主題,農資電商概念將受到資本市場的熱烈追捧。
招商證券研究報告指出,農資企業順應大勢,紛紛擁抱互聯網,優化供應鏈,降低流通成本,從銷售商轉型綜合服務商,將開啟新的成長。農業正在進入變革時代,農資龍頭公司具備產品、渠道、營銷、服務等多方面優勢,有能力適應農業變局,成為農資行業發展的引導者。農資市場超過萬億,轉型成功的農資龍頭公司未來收入有十倍以上的增長空間。
有機構指出,互聯網整合一切的能力,正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進程。農村網民及互聯網普及率穩步提升,農村電商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預計2016年市場總量有望突破4600億元,農資電商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沈云昌預測,未來農資電商格局將呈現電商寡頭化、服務遠程化、行業細分化和倉儲集中化四大趨勢。面對農資終端的不斷下沉,如果現有經銷商能將技術服務、商務服務和平臺服務整合一體化,將在電商時代脫穎而出。
目前國內農資領域龍頭企業早已開始涉足電商業務,如復合肥中各方面均領先的史丹利、金正大,飼料行業中營銷隊伍規模領先、收入和利潤平衡性較好的大北農以及唯一一家以農藥制劑為主業的諾普信。
- 上一條 上一篇:發改委發文現代物流 10領域項目重點建設
- 下一條 下一篇:“八項實施意見”促進電子商務發展